体育商业化的表现范文

admin 篮球 2024-02-06 57 0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1

  一、体育元素和非体育类商业广告概述

  1、体育元素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元素这个概念已扩大延伸,被巧妙恰当的广泛运用,如生活中常见的中国元素、时尚元素、高科技元素、音乐元素、流行元素等等。在央视体育频道上,体育元素随处可见。如:商业产品的特性与“体育精神”的融合;企业品牌与“奥运理念”的对接;企业形象和“公众体育情感”的交汇;品牌内涵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相似;产品形象内涵和“体育明星气质”的展现等。2、非体育类商业广告体育类商业广告,即把体育自身或体育领域的专用商品向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同时也是一般的商品广告,也就是相关体育组织、国家体育行政机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等为推销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盛会、体育活动、体育项目、体育用品、体育精神)所进行的推销活动,它和销售汽车、电视机、餐饮、服装、鞋帽等商品的推销活动没有本质区别。非体育类商业广告,是指除了体育类商业广告以外的其它以推广非体育领域的商业产品、塑造企业品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广告。例如汽车类、饮料酒水类、服务类、家用电器及通讯设备类等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相关事宜本身没有必然的明显联系的广告。

  二、创意素材的类别及分类

  广告创意,是广告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也是广告运作中最难以描述和阐释的环节。广告创意,就是一种“创”造“意”外的能力,就是把“不可思议”变成“同理可证”,就是在消费者需要的地方满足需要,在消费者不需要的地方创造需要,让狂想成真,自创新意。广告创意=创异+创益,创造与众不同,追求效益。在全球注意力资源相对较高的奥运会期间,央视奥运频道插播的非体育类的各个行业的商业广告也借着奥运之风,走运动之路,使得品牌内涵运动化、品牌载体运动化、品牌营销运动化,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呈现了体育元素的信息,提升了产品及其品牌的内在价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广告创意表现中“有”、“无”体育元素的标准,将广告二分为含有体育元素的广告创意和无体育元素的广告创意两大类。

  三、含有体育元素的广告创意分析

  纵观央视第五频道和体育频道插播的非体育类商业广告中的体育元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视化元素,另一类是非可视化元素。可视化元素是可以通过视觉直接传达的元素,表现为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明星形象、奥林匹克标识、体育比赛场地建筑等;非可视化元素是指无法直接看到却又与体育或其相关的内在隐含的元素,表现为体育媒介事件、公众体育情感表现、奥运或大型体育赛事品牌价值、体育精神等。体育运动项目元素,是那些在广告创意表现中含有的运动项目,广告创意更多的是选取能够结合产品信息,表达更具丰富情感的体育运动项目达到创意的目的。明星形象元素,是运动员借自身的知名度或个人成就通过广告的形式来协助企业强化其商业销售或树立产品品牌形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育比赛场地建筑元素,是特指在广告中出现的含有奥运会比赛专用或指定场地场馆以及象征性建筑形象的元素,如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奥林匹克标识元素主要指奥运五环、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会徽等明显标志。体育媒介事件元素,是指借助大型体育赛事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力,隐性的传播产品信息。体育精神元素,是指在广告创意中为突出产品本身的精神理念和品牌含义而结合的体育精神,使两者在更高层面上达到完美和统一。例如企业的精益求精、不断突破创新和体育所倡导的“超越自我、敢于追求卓越”精神的融合,技术不断创新和记录不断刷新的碰撞,新产品人性化科技的设计和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吻合等。公众情感表现元素,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多的感性诉求,激发人们内心潜在的共性价值,如普天同庆的喜悦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体育运动加油助威内心感受的抒发等深层次的挖掘。如中国石化采用的“加油、加油”,就有一语双关的意义。奥运品牌价值元素,是通过主赞助商、合作伙伴、提品等不同的方式,借势奥运会品牌价值增加产品的品牌价值,达到品牌价值的增值。总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体育元素都是为产品广告服务,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和推销目的,获得观众更多的青睐和偏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为体育和奥林匹克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途径。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2

  [关键词]高职;情商;培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16

  1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概述

  “情商”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虽然在查阅以往的文献发现,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人陆续提出过这一概念,但那时提出的情商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商意义不同。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迈耶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理论,“用它来诊释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调节控制,以提高发展和生存的质量和能力”。

  1995年,《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研究和生活中的个案,出版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探讨了情绪智力的内涵、生理机制、对成功的影响、情感智力的培养等问题,基本形成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

  丹尼尔・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我觉察能力,即能够直觉、了解和审视自己的情绪体验;二是情绪管理能力,即能够管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三是自我激励能力,即能够调动自己的情绪,使情绪专注的能力;四是移情的能力,即能够发现、辨别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即能够调控、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2基于情绪智力理论的高职学生情商的现实表现总体来看,“90后”的高职学生乐观上进、勇于挑战,表现出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但受应试教育体制下“重智商、轻情商”的影响,使得高职学生在情商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自我觉察能力方面,表现为无法全面认知自我

  对一个高职学生来说,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是发展和健全人格的第一步。然而有些学生急躁冒进,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有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难以平静地面对客观事实;有些学生妄自菲薄,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也没有主动请缨的积极性。

  22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现在“90后”的高职学生都是受祖辈和父母精心呵护成长的一代,他们的吃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自控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有些学生面对学习、工作、恋爱等不如意事时,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行为,伤害别人甚至伤害自己。

  23在自我激励能力方面,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不少升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考落榜生,进入高职是一种“失败”,是无奈的选择。这些学生自高中起大多不被老师所重视,进入大学容易迷失方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干不好,什么都不愿意L试。

  24在移情方面,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教育等原因,表现出较强的个人行为主义,不会替他人着想,不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极易出现寝室矛盾等问题,甚至由此萌生退学的想法。

  25在人际关系管理方面,表现为倾听和沟通能力弱

  有些学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孤陋寡言;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喜欢参加社团活动,没有自己的社交网络,交际范围极其狭隘。

  3高职学生加强情商培育的重要性

  31情商培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命之本

  2013年5月,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总书记的一席话,意在提醒和告诫高校毕业生,提高智商莫忘培养情商,在学好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工作本领。

  根据我们对近几年高职毕业生所做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情况来看,在校读书成绩好的学生毕业之后有不少人碌碌无为,他们经常抱怨与人相处难、得不到领导的赏识、自己没有可利用的关系等。这除了社会环境、机遇等因素外,情商低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那些在校学习成绩平平,工作后有不少人如鱼得水,他们摆脱了在校学习时的被动状态,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感,善于把握和适应领导的愿望和要求,善于把握和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所以,情商高低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成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

  32情商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义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有许多劣势,比如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模式建设滞后、录取分数线较低……此等“先天不足”限于高职院校的性质和功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这一办学层次低等劣势是先天的,但是学生的情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得到提高的。因此,在当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情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4高职学生情商的培育途径和策略

  41构建情商培育系统化

  要跳出情商看情商,高职学生的情商培育的定位应更加高远。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关乎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关乎育人模式的转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对于社会来说,关乎一个庞大社会群体的素质提升。有了这样的定位,情商培育就不单单是一项工作,而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教育情怀。

  高职学生的情商问题,归根结底是受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支配的,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要求,对于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做到“了解学生要细心、思想工作要耐心、心理疏导要贴心、成才引导要热心、平时相处要交心、帮困解难要有爱心”。只要这样,教师才能走入学生的内心,触及学生的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优良品格,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42构建情商培育全程化

  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面成才的情商教育体系,实现情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要将挫折教育、团队意识教育、适应性教育、自制力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情商教育内容纳入高职院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之中,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个方面有所体现。

  大一阶段:这是学生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新老师、新同学、新校园、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学风格、新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对自我的认知,忽略客观环境的改变,极易导致对自我认知的偏差,进而产生心理问题。此时,在情商训练中,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注重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价值,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尽己所能实现成才目标。

  大二阶段:这是大学三年里学生可以最大化自由安排自己时间的时期。如果学生不懂方向把握,不懂自我约束,不懂自我激励,就有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此时,在情商训练中,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学习、工作、交友、娱乐、恋爱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大三阶段:这是学生由“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有的学生或面临就业和专升本的两难选择,或是面对未来一片迷茫,或是遇到求职失败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或随意违约、缺乏诚信,这个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很大。此时,在情商训练中,特别注重加强职场情商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准确觉察他人的情绪、动机、欲望等,并做出适度反应。

  43构建情商培育多元化

  一是注重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在课内,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等方面入手,把有利于提高情商的情感性内容和技能性内容融入这些课程来进行教学。在课外,高职院校特别要注重融合校企文化来培育学生的情商。在借鉴、消化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家报告会、模拟面试、顶岗实习等途径,将学校的培育理念与企业的文化观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公平、竞争、效率等意识,以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二是要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贴近实际,贴近师生,增强情商培育工作的力度;要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在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校内媒体的深度融合,使文字有力、广播有声、图片有意,增强情商培育工作的广度。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商[M].耿文秀,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3]周瑜高职院校学生情商培养模式的构建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5(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职学生情商培育研究”(课题编号:Y201534855)。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双载体

  一、背景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明明有较大的市场缺口,而拥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相比之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却不高,分析其根本原因包括:高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缺欠,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学完课程却无法进行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双载体”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课程体系改革,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就是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院校进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所谓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即高职教育实施的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教学实践证明: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主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开发要以就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构建具有工学融合特色的、基于“双载体”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见图1),召集行业专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开展企业及毕业生访谈,确定电子商务常规职业岗位和网络创业岗位及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通过专家研讨,重新梳理了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对应关系(见表1),以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表1 职业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一览表

  从职业岗位出发,梳理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2),从而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领域。

  表2 电子商务专业具体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概论》、《思法基础与廉洁修身》、《形势与政策教育》、《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本素质类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与岗位认知》、《经济学基础》、《网络消费心理分析》、《会计基础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要求对知识、能力进行重新序化,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领域,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载体”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网站图像处理》、《网络组建与维护》、《网络营销与安全》、《网站建设与运营》、《网商创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6门课程。以教学企业内的真实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并在教学企业内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学生的常规就业和网络创业“双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见图2:

  图2 基于“双载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备注:为核心课程

  (二)校企共同打造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共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加强“课证融通”,课程考核与电子商务认证相结合,以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代替课程考核,如网络营销与安全、网商创业等课程对应阿里巴巴商务专员资格认证;网络组建及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对应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网站图像图像处理》课程对应助理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对应助理物流师资格认证。以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促教学,以教学促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0%,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4

  我们看到,一些明星利用其知名度,进军商界、广告界,甚至跻身娱乐圈,收获不小。在历届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以李宁、邓亚萍、李小双、王军霞等命名的体育品牌格外显眼。有“跳马王”美誉的楼云,是我国第一位两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为了将自身的明星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楼云将自己由体育明星成功地转变为经理人,担任了第一个运动主题社区――荣丰2008的首席执行官。事实证明,他的转型也挺成功,在第二届个人购房展销售排行榜上,荣丰2008年的成交套数位居前10名,成交额达7700万元。

  尽管商场上活跃着一批从赛场走来的奥运明星,但事实上,奥运明星办实体十亏九不盈。毕竟商场不同于竞技场,搞体育可以并不表示你经商就可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仅有知名度是不够的

  对于下海的奥运明星而言,知名度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块招牌,可以帮助企业省下大量的广告费用。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于自己喜欢的名人所推荐的产品会更加信任。但是,仅有知名度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美誉度。打个比方说,某奥运明星尽管名气很大,但如果名声不好,吸毒、无所不为,这样的明星肯定是不会受到消费者欢迎的。

  虽然奥运明星的知名度能带给企业机遇,但是品牌要真正立足于市场,光有知名度显然还不够。我们看到,目前市场上尽管有很多品牌拥有奥运明星的名字,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寥寥无几。李宁成功了,但同样以世界冠军“熊倪”命名的服饰却一直没有起色。

  毕竟经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奥运明星的无形价值要顺利地转化为商业价值,最终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认可,并不是拥有个人知名度就一定可以拥有市场。

  今天的市场已经不同往日,不论哪个行业,品牌多如牛毛。奥运明星办企业,无论是叫“李宁”,还是叫“李小双”,叫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产品的定位是不是准确,市场策略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是不是有一个懂营销、懂管理的团队。如果这些方面不具备的话,奥运明星商业化就要承担失败的风险。

  另外,奥运明星经商还面临一个明显的劣势,就是文化水平偏低,与社会脱节,这与中国运动员的教育体制有关。运动员因为训练,荒废了学业,很少与社会接触,成为不完整的社会人。他们一旦走上社会,会有严重的不适应感。

  只有一个“李宁”

  说起奥运明星经商,不得不说说体操王子李宁。1990年,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成立,经过十八年的发展,李宁品牌2006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体育用品老大。李宁本人也由一名出色的运动员转型为一位成功的商人。但是,李宁现象是中国奥运明星商业化的一个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无法复制。

  笔者认为,李宁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特定的市场环境。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当时的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市场空白比较多,机会也比较多,先入者得先机,后入者则相对困难。打个简单的比方,先进入者是“占位子”,而后进入者是“抢位子”。有调查显示,后进入者要比先进入者多花费3~5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同的回报。

  二、李宁本身的商业才能。在李宁身上,商人所必需的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一样不缺,这是其他很多奥运明星不可比的。

  三、“李宁”本身凝聚的民族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宁”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更代表着一种民族荣誉感,这张“民族牌”为李宁铸就了一顶美丽的光环,而这顶光环又让李宁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在李宁之后,不断有人步其后尘,却难以超越。除了先来后到的市场基本准则之外,后来者不具备李宁在特定时代积攒下的“民族感情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奥运明星商业化原则

  奥运明星商业化,实际上就是运用市场手段,将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的过程。

  在国外,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明星商业化运作链条,体育明星只要专注于自己的运动项目,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其他环节都有非常专业的人去帮他打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而在国内,缺少这样一个成熟的商业运作机制。这个机制的实现,需要时间。目前,已经有一批具有国际体育经纪公司运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到这个行业,推波助澜。

  奥运明星们从商,大多处于一种摸索状态,边走边看,没有长远规划,直接拿自己的经历做实验。看别人拍戏也去拍戏,拍戏不行了去做主持人,再不行了自己弄个公司。这样失败一次,无形资产就缩水一次,失败几次之后,形象就没有了,价值也随之缩减为零甚至是负数。

  一个明星就是一个品牌,为了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奥运明星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一、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明白自己在圈外走红是因为在圈内的出色表现。以姚明为例。姚明的影响力现在已经超出体育的范畴,成为华人形象的一个代表。但是,一切的基础还是篮球,所有的商机都是附着在篮球上的,篮球才是第一位的,而商业上的“钱途”只是副业。姚明未来的商业价值与他今后的球场表现息息相关,因此,他唯有提高技术水平,赢得更好的球场风采,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市场价值。一旦表现不佳,商家就可能对他失去兴趣。

  二、为品牌增值。品牌是有生命力的,如果只使用不增加,其价值终将因透支而枯竭。为品牌增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不断地制造新闻,维持媒体的曝光率。国外一些体育明星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公益场合,今天看望艾滋病孤儿,明天为失学少年义演,这都是使品牌增值的好方法。如果一个体育明星给人的联想只有体育,那么,品牌的内涵就太狭窄了,除了体育之外,体育明星还要建立爱心、友善、健康的形象。

  曾朝晖 品牌专家

  从赛场到商场的奥运明星们

  李宁 中国第一个下海吃螃蟹的奥运明星。他成就过健力宝,也成就了他自己,最后从健力宝抽身撤退,全力打造李宁品牌。十几年来的高速增长,“李宁”已成为中国第一体育用品品牌,最近在香港成功上市更使李宁身价达到数亿港元。

  李小双 退出体操赛场后,唱过歌、拍过电影,后来成立了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主导产品是运动服与运动鞋,目前公司运作情况良好。

  庄泳 从游泳池上岸后,又去搏击另外一种人生,做过主持人,后来与朋友合作成立了郁金香户外传媒公司,酝酿在今年年底登陆纳斯达克,据称其身价将超越江南春。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5

  工商管理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的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基于这个定义,工商管理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其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1.销售性与成本敏感性。销售性与成本敏感性是商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自己的产品、服务或公司本身以一个好价格卖出,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无论是关系公司全局的战略管理,还是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都脱离不了这个主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管理人员的销售性显得非常重要。销售性在企业内部可以表现为与上下级沟通中表达并努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能力;在企业外部,销售性强的管理人员在与供应商、经销商或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会自然地突出企业的亮点,向利益关系人宣传、销售公司的产品、品牌甚至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成本敏感性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于对经营成本与管理效率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与供应商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强势作风或耐心,或者表现在对生产流程、营销渠道或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人员的销售性与成本敏感性至关重要。

  2.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管理人员的销售意识要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还需要其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书面和口头交流实现,在企业运营中,面对面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大都是沟通专家和演讲大师。他们善于倾听与分析,在洞察对方的观点与需求之后,用适当的语言或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案,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言语本身,声调的高低变化和体态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沟通的关键在于交互性,即沟通一方既要敏锐地捕捉对方表达的要点,还要用一种对方乐意接受的方式将反馈传递给对方。沟通能力的强弱一方面为沟通者天生的敏感性特质所决定,但更大程度取决于其接受专门培训的强度以及实践经验的多寡。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沟通技巧培训的重要性,加强了对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专门训练。现代企业的价值活动(研发、生产、营销等)大都以工作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能实现成员素质与能力的互补,将成员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工作中的通力合作,在以项目管理为主要工作单元的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里,团队精神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它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3.战略思维与权变意识。企业经营处在动态的环境中,市场、技术与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战略思考能力;他们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审核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并实施企业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大多数管理人员来自基层,他们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但缺乏组织、控制、激励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由于没有战略眼光,他们不能全面领会企业的战略意图,只能接受并被动执行上级的指令,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提出权变的解决方案。这是企业的一大软肋,也是工商管理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管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与权变意识,培养他们系统思考与应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工商管理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反馈,结合现代企业对经理人的要求,我国当前工商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设置与内容方面的问题。目前大多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太多,选修课数量与课时较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而且,我国大专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严重的同质化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课程内容方面,目前大部分管理教材是西方舶来品,即使是国内编写,在理论的编排与案例的设置上与国外版本区别很小。这些教材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经济与企业发展特点,其结果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工商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种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2.专业课教师素质问题。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但我国目前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绝大部分教师的成长轨迹是本科硕士博士,即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毫无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缺乏基本的商业头脑与经营理念。反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商学院,大部分教师具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有些还是大型企业的管理咨询顾问,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批评性地学习某些管理理论,并激发学生创造知识的意识。我国一些大学的商学院在引进教学人员时,对获得管理经验再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后欲在大学就职的人存在偏见,以他们的知识结构不系统且社会交往复杂为由一概排斥,这是一种封闭而且偏激的做法,不利于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利于提升我国工商管理教育质量。

  3.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目前工商管理教学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强调理论的记忆与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与创新,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模拟等方法在教学中很少被使用。以案例分析为例,这种被欧美商学院普遍使用的方法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个人智慧与团队意识的结合,案例分析的结果是解决企业某些实际问题的方案。反观我国的情况,虽然某些学院在教学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由于教师水平的限制,案例分析基本上变成了举例说明,与设计的宗旨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在专业课程的考试形式上也存在形式单一、注重考查知识记忆的通病,笔试在专业课考试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口试、开卷等形式很少被使用,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工商管理教育改革思路

  1.建立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工商管理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学到“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并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知识技能的配置。在教育质量的考核指标中,学生的就业率所占的权重应该最大。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原则决定了工商管理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同时对教师的从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全面地理解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思想理念,才有可能培养出具备就业能力的学生。

  2.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都表明,在本科阶段采用专才教育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一专多能的管理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为此,在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心理承受的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学位、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一些相邻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还可以按工商管理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

  3.强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志向、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一个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选课体系,避免以往“因人设课”现象,增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反映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我国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充分考虑文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4.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融入到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在课程考试方面,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应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例如,口试比笔试能更有效地考核“管理沟通”的学习情况;对“小企业管理”的考核可以用学期作业———“项目企划书”而不是两小时的笔试来进行。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6

  关键词:体育电影;文化传播;美国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43-03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American sports movies

  ZHANG Jun1,SHANG Zhi-qiang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Media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s in the theory of narration, and by using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sports movies as literature sources,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the sports world presented in American sports movies and American culture contained in American sports movies. The sports world presented in American sports movies mostly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athletes seeking for a victory in a difficult dilatation, while the culture presented in American sports movies is nationalism and victory heroism of the nation.

  Key words: sports movie;cultural communication;USA

  对于电影而言,体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题材,它提供大荧幕去探索和呈现体育世界中动作、戏剧与角色的机会。美国好莱坞作为全球影视基地自1908年产出第一部以体育为主题的电影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拍摄的体育题材电影上百部。然而,美国体育电影中的体育世界究竟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如何理解美国体育电影的内在文化内涵?通过对《洛奇》(Rocky)、《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火爆教头草地兵》(Hoosiers)、《百万金臂》(Bull Durham)、《梦幻之地》(Field of Dreams)、《篮球梦》(Hoop Dreams)、《飓风》(The Hurricane)、《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和《阿里》(Ali)等9部获奥斯卡奖项提名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好莱坞体育电影进行分析,探讨体育电影中所呈现的体育世界及体育电影中反映的美国文化。

  1美国体育电影呈现的体育世界

  美国体育电影大多采用运动员逆境获胜的叙事方式。刚开始电影主角或其所属的团队总是处于弱势和冲突的状态,中间经过个人的不断努力、信任同伴、放弃个人利益、团队合作与严格的训练等过程,在结束时经历一场盛大的比赛,由原先比赛落后到逆转,从而最后获得胜利。过程中兼有爱情发展。基本上,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符合古典叙述的典型:先建立事件的正常状态秩序,然后秩序遭到破坏再恢复原状态。

  对美国体育电影的角色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电影主角(运动员或教练)从事个人运动或带领整个团队,面对挑战。过程中经过赞助者(教练、经纪人或是另一名选手)在运动技术上或心理上的教导,再通过协助者(亲人或朋友)的帮助,最后获得胜利。其中,面对真正的对手是运动员自己,突破自我成为运动员最大的挑战。

  体育电影的场景地点呈现两极化。如果电影呈现的是职业运动项目,呈现的场景为大都市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业余运动的场景呈现,大多为乡下地区而且是人口不多的小镇。整体表现出体育场景的两极化。

  2美国体育电影所反映的文化

  2.1国家民族主义与胜利主义的结合

  美国体育节目常常再现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美国体育电影对于全球、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表述,是“美国梦”与美国文化的再现。棒球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的国球,是美国国民体育娱乐最普及的项目之一。不仅如此,棒球已成为美国文化与社会的一部分。从体育电影的角色口中说出对于棒球的赞美,来强调美国的伟大。电影中也强调学习如何参与运动,就等于是学习了美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胜利主义是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且在讨论体育的意识形态时特别重要。媒体特别强调胜利主义,可在对分数、胜利与冠军的重视上得到印证。这个以输赢为底线的做法揭露了体育的商业特质。赢、奖牌、冠军都是体育的产物,而个人、团队与国家,最终都是以累积的胜负为评价的标准。体育电影强调着完美的结局,企图以最后的胜利来掩盖整个过程中包括牺牲一切、虚假等偏差行为。在社会功能论学者的眼中,强调社会是稳定、均衡、秩序与合法权威的,体育主要的社会功能在于娱乐与活动,所以可以增进个人对社会的心理调适,使人在从事体育中更加融合。但这样的结果忽略了社会冲突与竞争背后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总之,美国体育电影强调胜利主义,好让观众通过体育的题材,对国家与社会产生认同,进而提高人们向社会某项专业工作(不一定是体育)去发展。

  2.2由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走向融合与平等

  近年来黑人在职业篮球、美式橄榄球与棒球界的表现十分杰出,以至于长久以来黑人在运动场上所受到的歧视,反而为人们忽略。但是,种族主义并未因这些显赫成就而消失。种族歧视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如配额、教练与管理职位难求、商业合约机会受限,以及较细微且不易察觉的边缘歧视,如提高入学标准,如NCAA的第42与48条款等等。在体育电影中最明显的种族差异应该是在电影中的角色扮演,以白人为主角的电影居多,而黑人较少,更别说其他肤色的运动员角色。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影媒体在加强对族群方面的“融合”,尽量避免对其他族群运动员的种族偏见。在《飓风》中卡特被白人陷害入狱,有3位加拿大白人与1位黑人青年帮忙找寻证据,进而先前的判决,让卡特重获自由;其次,狱中白人警卫对卡特帮忙甚多,允许他不用穿囚衣,帮助卡特在寝室检查中安然过关;再者两位白人律师义务为卡特服务近20年未收分文;最后有白人乡村歌手为卡特写歌谱词,大唱他是清白的。其实这些安排,希望呈现的电影内容是从种族冲突走向种族和谐的。

  过去20年间女性从事体育人数增多,媒体里也出现较多的女性运动和女性运动员。然而与男子运动和男性运动员相比,女性在这方面的出现程度要少很多。在美国体育题材电影中,针对女性运动员所拍摄的电影只有4部。在所分析的9部电影中未出现女性运动员,其中女性的角色扮演只有两种,即妻子和女朋友。其人格特质多为温柔体贴、善良与善解人意。在体育电影中,当男性运动员要参与比赛时,与女性亲近会使比赛落败。

  总之,虽然女性运动员在体育电影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依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忽略;而女性在电影中大多数是扮演妻子或女友的角色,这或许反映出传统对于女性的既定形象。另外,女性被认为不利于男性运动员表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依旧存在于体育电影中。

  2.3商业化对电影内容中体育商业化的抑制

  美国体育电影中描述体育商业化并不是出现在主要描述职业体育的《征服情海》、《洛奇》或《阿里》等影片中,而以美国青少年为拍摄对象的《篮球梦》记录得最为详细。除《篮球梦》之外的体育电影,都未提及体育商业化的情节,反而崇尚体育中的热情、亲子关系,如《梦幻之地》;或崇尚团队合作与荣誉感,如《火爆教头草地兵》。此外,在描述职业美式橄榄球运动的电影《征服情海》中,探讨的主题却是认为过度的商业化会造成更多的问题,所以电影主角(体育经纪人)愿意减少客户(运动员)数量,而增加与客户的互动与了解。

  在追求商业化的电影制度下,体育电影并不以商业化为主题,或许是现代体育商业化中的不良现象已经让观众厌恶,所以体育电影从剧情考虑,避免提及商业化,这样使电影媒体并未真实描述出体育商业化。但是有趣的是,作为记录片的《篮球梦》并不以商业为出发点,所以将美国体育中严重的商业化问题详尽呈现。

  2.4剧情中比赛暴力与领导专制的呈现

  美国媒体会强调暴力的场景,甚至剪成预告片,吸引观众的注意与期待。而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体育暴力是男子汉气概的再现,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场外都可以接受。电视转播人员常将体育暗喻成战争,而暴力的镜头尤其被强调,如特写、慢动作反复播出。在体育电影中,会将暴力表现合理化,例如棒球场上“暴投”的行为,是为了要威吓对手,避免离投手板太近;教练希望选手可以更加的凶悍,才能成为更好的选手。

  美国知名媒体NBC尊称美式橄榄球教练Vince Lombardi为“伟大的领导”,而在他严格的教导之下,球员们都对他又敬又怕。媒体又形容他每次对球队的谈话,就如同海军士官对新兵的精神训话般严厉,仿佛他是权威的象征。体育媒体会强调领导或教练的权威,认为严厉的教练风格可以带领球队获胜。在体育电影中教练的领导风格只有专制没有民主。在球场上大声的吼叫,在休息室怒骂球员的行为,好像已经变为体育电影中教练角色的固定形象。

  美国体育电影中呈现的体育世界,多是运动员在逆境中求胜的过程。电影主角积极乐观、不服输和意志力惊人的人格特质,在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表现突出,这种特质也是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从美国体育电影中所呈现的文化来看,对于国家民族主义、胜利主义的概念,体现为对“美国梦”和美国文化的再现,通过体育电影将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出去。其中种族议题、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但种族议题已经开始从冲突走向融合。电影媒体的高度商业化抑制电影剧情的体育商业化。体育电影将运动员或教练暴力的行为表现合理化,教练的领导风格只有专制没有民主。

  参考文献:

  [1] 章莺,金一平. 电影、电视、网络化的奥林匹克运动[J]. 体育文史,2000(6):55-56.

  [2] 杨辉,惠弋. 体育电影――不能仅以体育的名义[J].传媒研究,2006(16):49-50.

  [3] 蒋明朗. 中国体育题材电影滞后的原因分析[J]. 电影评介,2006,27(23):25-26.

  [4] Wenner L A. MediaSport[M]. New York:Rouledge,2000.

  [5] 杰•科克利[美]. 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论[M].管兵,刘惠琴,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Cashmore E. Sport Culture[M].London:Routledge,2000:132-139.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社区体育与社区商业力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利用社区商业力量来促进社区体育运动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通过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社区商业力量更好地促进社区体育运动的发展。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关键词:社区体育;社区商业;促进;发展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的逐渐增多、郑州市社区人口,社区体育设施总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社区体育运动正成为建设社区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目前我市社区发展状况,借鉴先进经验,使社区体育运动与社区商业力量能够结合在一起,利用商业力量的优势,弥补社区体育的劣势,取长补短、互惠互利、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1社区商业力量分析

  社区商业是以一定地区的居住地为载体,以利民便民为主旨,以不断提高社区内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力量并不简单的是商业网点的分布,而是要立足社区,引导社区居民新型的生活消费观。

  1.1 社区商业力量功能分析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从功能来看,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内以及周边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满足居民生活购物、便民服务、娱乐休闲、文化宣传等需要的商业形态。

  1.1.1 提供生活购物功能

  以社区内各种消费层次居民为目标对象。居民在社区的范围内,所需基本生活商品和服务都能买到,达到采购便利、生活便捷。

  1.1.2 提供便民服务功能

  现代社会,居民有生活节奏较快,空闲时间较少的消费特点。社区商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如家电维修、送货上门、家政服务、复印打字、照相彩印、交通设施、停车场地等等。

  1.1.3 提供娱乐休闲功能

  现代社区不仅是消费中心,也是休闲中心。社区商业应为社区不同消费层次居民提供休闲、文化、健身、娱乐活动,可设有茶坊、舞厅、健身房、书店、花卉店等。

  1.1.4 提供文化宣传功能

  在一个社区内举办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活动,效果可能会好于专业媒体的宣传,如医疗、保险、银行、售车、教育等等,分为短期行为和定期行为。

  2利用社区商业力量促进社区体育运动发展可行性分析

  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社区商业也不可避免。在其经营活动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何在社区内找到目标客户群并加强沟通,成为一个关乎商业生存发展的重点。而社区体育就是社区商业的优良载体。社区商业通过它就能有的放矢,找到目标客户群,并与客户群保持联系,从而有效克服社区商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社区体育弥补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轻松的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从而在社区的商业竞争中吸引顾客、争取顾客、维系顾客,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所以,在社区这个小环境内,商业力量选择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成为其发展壮大的一把利器。但很多社区商业力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忽视了有效利用社区体育这一优良载体,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

  2. 1 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由于所处面积有限,随着各种店面的增多,竞争也渐渐激烈,步入微利时代,很多店面经营困难,转手频繁。通过随机抽取315家社区店进行调查,如表1所示,综合社区内的各种商业业态,其中赢利经营者占19.04%,保本或微利经营占47.93%,亏损经营占33.03%。

  2. 2辐射面有限,针对范围明显。

  社区商业的主要服务范围仅在本社区内,外部人员消费情况较少,这就导致针对范围非常明显。

  2. 3差异化小,同质化严重,特点不明显。

  现在一些社区内,社区商业的业态较为单一,便利店,餐饮店,美容院扎堆,往往一连几家,同质化非常严重。如表2所示,对我市社区店进行调查,商业业态分布如下:餐饮占32.3%,超市及零售店占37.7%,美容医疗占12%,其他业态占18%,想要从中脱颖而出要有独特的办法。

  2. 4宣传上可选择的媒介少,范围较窄。

  由于店面辐射范围固定,一般的传统意义上宣传途径如电视媒体,报媒都不太合适,如何在社区内宣传自己,成为一个大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倾向于通过支持社区体育,赞助社区体育运动来宣传自己,扩大在本社区内影响的占61.9%,持中立态度的占26.9%,不支持的占11.2%。

  2. 5 缺乏明确定位。

  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差别不再是取得竞争优势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以客户为中心、明确客户价值定位、对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但这正是社区商业所缺乏的。

  由于目前我市的社区体育按照消费类型分类可以分为福利型社区体育(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便民利民型社区体育(面向全体社区居民),营利型社区体育(面向中高收入和白领人群),营利型社区体育产业化程度高,组织和管理都相对系统,所以目前需要商业力量支持主要为福利型和便民利民型社区体育。鉴于现阶段我市社区商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其与社区体育进行结合创造了一种可能,通过支持社区体育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一种双赢模式。

  3社区商业力量支持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分析

  3.1 社区商业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形成双赢模式的作用

  社区商业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资金、人力、场馆的支持,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运动,同时利用本地区的特色,体育搭台,经贸唱戏,提高社区内商业力量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其在社区固定区域内的影响,提高其利润,促进社区内体育运动与商业共同发展,共同走一条双赢之路。

  3.2 社区商业支持社区体育,丰富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社区商业需要利用一些手段向顾客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和服务信息,引导和说服潜在顾客,购买本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成为企业促销的重要手段。社区商业利用社区体育,针对社区特定人群开展活动,既向特定人群传递了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培养了顾客忠诚与信任的情感,又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区体育运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3 充分发挥社区体育与社区商业的文化导向作用

  文化是社会大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消费习俗、伦理道德等,文化一旦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会影响人们的欲望和行为。通过社区体育与社区商业的结合,使社区商业文化、体育文化、居民生活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对居民生活文化起着导向作用。

  3.4 实现社区体育、商业和社区建设共同发展的作用

  通过社区商业支持社区体育的发展,将社区体育、社区商业与社区的整体发展建设紧密结合。把社区体育真正地放进社区这个大环境中去,与社区的建设融为一体,使社区体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3.5 社区商业力量促进社区体育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作用

  通过对我市社区体育运动与社区商业力量进行研究,促进其有效的联合,摆脱目前社区体育孤立发展,没有依托的局面。通过合作伙伴,让更多的人群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大家庭中来,提高社区的体育人口,增强我国人民的体质,使社区体育运动健康、有效、持续地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对建设中原经济区起到一定作用。

  体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广阔的消费群体和战略空间,商业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需要消费市场,调动有效群体,激发有效需求,促进有效供应,激发出体育产业中的积极要素,能更好的满足社区体育与社区商业越来越多的需求,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选择。随着社区体育运动与社区商业力量的发展,利用对方的优势,弥补己方的劣势。

  总之,社区组织人员创造机会与社区内商业力量联合起来,利用商业的力量开展社区体育运动事业。在发展社区商业的同时,使社区体育形式由以前的单一形式向多种多样发展,使体育由福利性向经营性事业转变,在市场中成长、发展、壮大,迅速融入到体育产业的大市场中。以典型的社区为榜样,开发适合本社区独特的资源,适应本社区的经济状况,并充分加以利用,发展社区特色体育,创立特色的社区品牌,走适合社区的发展道路。

  本文为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791)

  参考文献:

  [1] 王建伟,城市社区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双赢模式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0,(2).

  [2] 樊伟,长沙市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师,2009,(9).

  [3] 朱佳平,王跃.社区体育产业化可行性报告研究[J]体育教育研究.2008,(10).

  [4] 罗彦,雷先龙,关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研究与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9,5).

  [5] 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杜,2003.

  [6] 李定珍.中国社区商业概论[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7] 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研究调研组.郑州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录与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8]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9.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篇8

  自1986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工作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勇于探索,积极开展运动训练,使高等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和竞技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但是,办一个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需要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促成。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建设资金的要求比较高,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每年都要拿出一笔不小的开支来保证其正常运行。而这笔开支对于高水平运动队来讲却大多都不够用,由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特殊性,完全的商业化运作很难行得通,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实行半商业化运作,充分利用和开发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做到双赢。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

  高水平运动队商业化运作现状分析1.美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商业化现状

  美国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商业化水平相当高,全美大学生体联有730多所,在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所有国家队运动员中,有60%来自于高校。从美国大学生体育经费来源来看,主要来自于运动队给学校带来的巨大收益,而政府所提供的财政支持有限。运动队提供的经费来源主要有电视转播、门票收入、捐款等,早在1987—1988年参加全美大学生橄榄球比赛的36支大学生代表队总收入就达到了5亿美元;64支参加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ACC)篮球联赛的球队平均每队获得23.5万美金,前四名的球队收入更是高达100万美金。[1]

  2.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与企业、行业体协、体委合作得到的经费,包括学校拨款、学校外行政拨款、自筹资金。[2]学校拨款一直是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资金来源,学校外行政拨款不固定,且获得难度大,自筹资金能解决不少资金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光靠企业赞助或自筹资金也无法满足运动队每年的日常开支。因此,抓住每一项资金来源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是最好的办法,既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又能从校外筹集资金,两条腿走路,不但可以缓解学校资金压力,又可以为普通高校做宣传,这是双赢的办法。集美大学黄毅博士曾对我国25所高校的田径高水平运动队经费来源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9所高校田径队的负责人认为训练经费缺乏,有13所高校认为竞赛经费缺乏,有14所高校认为后勤经费缺乏。而经费最紧缺方面集中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补贴、比赛经费及相关奖金,因此,经费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和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3]由此可见,在我国对普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寻求实行半商业化运作不失为一条理想的发展途径。

  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

  运动队商业化运作的必需性和重要性1.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1)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受惠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大众对体育活动的观赏需要。由于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休闲时间比以往更充足,体育运动的影响力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年提高。于是大众为获得健康而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政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更重视体育,从而促使体育消费大市场的形成,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半商业化运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体育消费、纪念物消费、餐饮消费、住宿消费、交通消费等。[4]

  (2)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得益于企业对宣传载体和形象展示平台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竞争逐年加剧,各个行业的企业和公司都想尽办法寻找最合理最实惠的广告宣传途径,通过体育比赛现场的展示和各种宣传媒体的报道,能使体育竞赛成为扩大企业和产品影响力,进而对企业或商品进行广告宣传。借助于体育竞赛,在观众欣赏体育竞赛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人们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推广给每一位观众,使公众更熟悉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这正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3)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是体育赛事承办方解决赛事所需活动资金,筹集体育赛事费用开支的重要途径。体育赛事对的经费需求一般都比较大,政府往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有限,如能争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赞助,完全可以有效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使赛事的安排更精彩。[5]因此,争取企业资金支持是体育赛事实施商业化运作的根本动力。

  2.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半商业化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这主要得益于体育赛事的辐射面,而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辐射效果则分直接辐射效果和间接辐射效果,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直接辐射效果包括:促进门票、体育用品、纪念品等的销售;促进餐饮住宿,交通旅游业的发展;缓解政府、学校的资金压力;促进体育赛事的宣传推广;提高体育赛事的比赛效果。体育赛事商业化的间接辐射效果则主要有: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体育赛事的长期推广;提高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知名度并促进发展。

  由于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特殊性,完全的商业化运作肯定行不通。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以通过体育赞助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体育赛事的平台宣传推广自身企业和产品。既能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知名度,也能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既能促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又能通过体育赛事活动广结各路客商,吸引广大消费者,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的营销和推广。

  三、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

  实行半商业化运作的建议1.务必寻求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赞助,不求多,但求精

  高水平运动队的赞助伙伴选择也是一样,务必寻求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赞助,不求多,但求精。每个地区必有相关行业的领袖,找准目标,充分利用商家争当行业龙头老大的心态,使得赞助伙伴心甘情愿拿出更多的资金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赞助。而且,这对于赞助伙伴和高水平运动队来说,同样也是双赢的。要实现体育竞赛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把体育竞赛与社会经济活动结合起来,走体育竞赛社会化之路, 拓宽赛事企业参与的覆盖面,吸引具备条件的大企业承办或合办体育竞赛,由企业承担全部或部分竞赛费用。

  2.体育产业运营商是赞助企业的最佳选择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由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因此,对于许多大型企业而言,其吸引力相对不足,但是对于地区性的体育行业相关企业,则具有很大的诱惑。[6]因此,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选择本地区体育产业方面有龙头效应的运营商或企业作为赞助单位,不失为一个上佳选择。但是,体育的社会化和企业参与的路径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当根据实践进行总结,根据形势发展进行选择。

  3.充分利用多种招商形式募集资金

  招商形式多种多样,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充分利用广告招商形式募集资金。利用体育赛场的场地优势、媒体宣传优势,设立广告位,实行广告位招商,同时还包括比赛秩序册、纪念画册的广告、比赛门票、号码布上的广告等。应当注重与新闻媒介的企业冠名,这种冠名赞助对企业的吸引力强,宣传效果好,是企业参与赛事竞争的焦点,可分为赛事名称总冠名和单项冠名、运动队冠名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赛事期间的广告插播招商,重大赛事向国外出售电视转播权等。吸引企业以购买相当数量或特定价格的比赛入场券或赠送一定量入场券、提供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灯具、家具、饮料等形式赞助比赛。在大型体育竞赛中还可实行大会指定商店、宾馆、大会专用商品等形式赞助,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4.注重赞助商的长期合作

  实施体育运动队、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实施策略,必须注重与赞助商的长期合作。注重与赞助商的长期合作,是体育商业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获得赞助的同时也要注重双方的和谐发展,应替赞助商主动考虑,尽量满足赞助商的要求,建立赞助的长效机制。

  5.实行半商业化运作的注意事项

  首先,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半商业化操作,必须要遵守国家、上级体育部门和学校的各项规定,不能擅作主张。其次,保障赞助商的企业利益,之前提到在选择赞助商时务必寻求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赞助,不求多,但求精。[7]各行各业必有行业龙头,我们应主动考虑企业的行业竞争,在同一个代表队或同一次比赛不应接受两个同行的赞助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乐于赞助体育代表队和体育赛事,才有利于运动队半商业化渠道的畅通。再次,半商业化和体育竞技并重,注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半商业化,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商业化,也不允许完全的商业化,因此,半商业化和体育竞技应协调发展,不能因为半商业化而把体育竞技完全覆盖,也不能因为体育竞技而把赞助商一棒子赶走,任何事情必须经双方的协商,才是最有利于双方和谐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1]孙屹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市场化对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7,(6).

  [2]胡晓丽.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现状和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3]黄毅.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7).

  [4]王宾.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及实施策略[J].中国商贸,2009,(17).

  [5]熊建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的研究[J ].经济导刊,2007,(12).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范文

体育商业化的表现范文

评论